「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今(21)日下午在國發會召開,由召集人陳建仁副總統主持,本次會議先由銓敘部就前次會議委員針對公教人員保險及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所提意見回應說明;接著由教育部進行公、私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制度報告,會中委員踴躍發言,以致教育部無足夠時間回應,主席裁示請教育部於下次會議再提出補充說明。
林萬億副召集人表示,本次會議報告議題內容相當豐富,會議一開始由銓敘部先澄清前次會議委員提問,尤其是委員關心的所得替代率問題,有非常完整的呈現。分別以不同職等、不同退休年度、年資及主管、非主管試算出30種案例,其中最關鍵問題在所得替代率計算分母。依公務人員退休法規定二階段公式,一個是按本俸2 倍計算,一個是以本俸加上專業加給加權平均數、主管職務加給、年終工作獎金1/12,讓退休公務人員擇低適用。在不同分母計算下,有不同所得替代率,然不論依哪一公式,目前不會有超過100%的所得替代率;至於所得替代率計算公式與額度是否合理,未來都會在年金改革委員會進行討論,並朝更合理的方向進行調整。另外,銓敘部亦說明目前退休公務人員經過調整方案後,的確仍有部分人員以18%利率辦理優存。
教育部報告說明,私校退撫制度部分,因成立時間較短、人數也較少,但基金操作的績效相對平穩,有一定的績效,該制度可依投資風險的高低有不同的投資組合設計。即使如此,目前公私立學校教師退休制度仍有一定的差異,後續待年金改革委員會討論。
公立學校教職員與公務人員退撫制度設計大致相同,但在薪資結構受到職等、職缺及考績制度等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導致公務薪資跨幅較大,而教育人員的薪資較集中,且平均薪資較公務人員高,造成退休金給付的額度存在結構上差異,這也將是未來年金改革委員會討論的重點。
到目前為止,不同職業別代表仍對各自所屬的年金制度有相對的支持,擔心遭他人誤解,或汙名化,故頻頻為自己代表的團體發言。但委員中已出現較之前更多的要求進入實質議題的討論,避免在細微的數據誤差上打轉的聲音。
林萬億副召集人進一步表示,今日會議褚委員代表年輕人發聲,從年輕人角度解讀一再被挑明的世代正義問題。褚委員提醒大家不必把討論世代正義就當成是世代間鬥爭或撕裂族群的手段。她同意大家都將國家永續發展當成是年金改革的終極目標,要改革制度而非個人。但是,制度改革不可能等到這一代年輕人未來負擔沉重,甚至領不到年金時才要來改革,就來不及了。
下星期會議將由國防部進行軍人保險與退撫制度報告,接下來還有勞工保險與退休金制度、國民年金及老農津貼等制度報告,讓各界都清楚瞭解各項年金制度後,大家關心的議題會逐漸聚焦。林萬億副召集人強調雖然這些制度的報告需要花費一段滿長的時間,但這也是一種讓全民瞭解解攸關每個人老年經濟安全的重要制度,這樣的時間耗費是值得的。何況建立共識也需要時間。
最後陳副總統特別指出,這兩週透過銓敘部與教育部詳實的報告與數據,可以讓大家充分瞭解制度現況,再經過會中委員的充分討論,有助於不同階層、職業別相互的理解與尊重,為了追求國家永續的發展與社會和諧,世代必須互助,彼此包容、尊重,未來年金改革比較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