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今(7)日下午在國發會召開,由召集人陳建仁副總統主持,除繼續討論相關會議程序問題外,並逐步進入年金制度相關議題討論,會中並請財政部與行政院主計總處進行國家財政狀況報告,引發委員熱烈討論。
針對上次會議有委員建議「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納入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且國防部亦函請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請示總統府增列退輔會為委員代表。陳副總統表示,因現役及退伍軍人保險及年金給付等制度法令規定,涉及軍人保險法、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等法令,均由國防部主管,退輔會係負責退除綜合、資料審理及給付發放事項,考量機關委員代表數,因此由國防部擔任委員,透過機關協力合作方式,退除役官兵年金議題並不會被忽略。且退輔會已派員加入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運作。由於仍有委員有不同主張,因此增列國軍退除役官兵為委員會代表乙案,將再行研議。
另有關委員建議年金改革委員會議由每週開會1次調整為每2週開會1次,對此,陳副總統指出,每週開會1次係依「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設置要點」辦理,現行開會現況,委員發言踴躍、提案眾多,且未來年金改革涉及制度面廣、涵蓋範圍及議題眾多,若調降開會頻率,將使國人熱切期盼的年金改革步伐減緩,進度落後。由於該案建議,委員一再提出,副總統裁示於下次會議再列案討論。
陳副總統指出,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議已順利召開,每次會議均網路直播,感謝國人對年金改革議題的關心,目前已製作年金制度小辭典、年金制度的架構等簡報,放置於官網「年金制度介紹」項下,讓大眾閱讀與瞭解,歡迎國人上網點閱。
林萬億副召集人表示,有關今天財政部與行政院主計總處報告國家財政收支狀況,引發委員熱烈討論。部分委員希望藉此機會澄清,軍公教的退休撫卹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並沒有那麼龐大,且在比率上也逐年下降,建議讓國人瞭解軍公教的退休撫卹支出並不是造成國家財政困難的主要原因,也不宜以此作為年金改革的前提,更不該汙名化軍公教人員;也有部分委員認為年金改革委員會組成的目的無關國家整體財政問題。從報告統計數字上分析,97年退休撫卹占中央政府總支出的8.3%到105年的7.5%,比率是有減少的趨勢,但總額仍增加。
林萬億副召集人表示,另一個較大的爭議點是有關潛藏債務的名詞及內涵,行政院主計總處也澄清,的確在學理上或國際用詞,沒有這樣的概念,但是國內報章媒體早已使用此概念多年,並非行政院主計處自創。有委員指出,潛藏債務其實是未來政府給付責任的意思;此外,潛藏債務的精算涉及到參數的定義及範圍,行政院主計總處僅係彙整各項退休制度主管機關的資料,精算議題宜由各主管退休撫卹與年金保險機關解答。
林萬億副召集人進一步表示,第三個爭論的重點是,報告資料中確實看到國家財政是困難的,但年金改革的檢討對象為何只針對受僱者,而未針對雇主,也就是國家作為軍公教地雇主部分,包括政府稅收短少、支出不當等問題。但也有委員認為即使國家財務健全,年金制度都還有公平性與保障人民經濟安全的減貧問題,需要徹底檢討
至於下次會議議題如何設定,林萬億副召集人指出,第一次會議即已提出年金相關議題系統圖,此次經補充與修正後,將作為未來逐次討論重要根據,同時也逐次安排各年金主管機關就大家所關心的軍、公、教、勞、農、國民等年金相關制度提出報告。下星期將由銓敘部報告公教人員保險和退休撫卹,藉由制度報告延伸出年金制度的相關議題,例如給付、財源、領取資格、制度、制度轉換、基金到特殊對象等議題的討論。
林萬億副召集人認為第三次會議已逐漸聚焦到年金制度討論,這是可喜的現象,未來將陸續藉由討論各種職業別的年金制度的比較,而凸顯我國年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與藍圖。